编者按:南方+健康清远频医院开展“医心向党”大型人物采访报道活动,以优秀医务工作者为主角,开展采访报道活动,生动讲述他们践行初心使命、服务百姓健康的感人事迹。曾经体弱多病的孩子长大了,成为一名给更多孩子带来健康的儿科医生。“小时候自己体弱多病,后来就立志做一名医生。”医院儿科党支部书记黄鹏桧说,“实习的时候很喜欢儿科,加上已经积累了很多儿科方面的知识,最终就定岗在儿科了。”在儿科,黄鹏桧是一颗“开心果”。日常接触小朋友的时候,他喜欢与孩子们互动,逗他们笑;他性格开朗,与同事之间的相处,有他就有笑声。在这个岗位上,他一干就超过了10年。“儿科乐趣多,对于自己的工作,现在是越发喜欢了。”他笑笑说。“很多家长初为人父母,小孩子一有不适就无措、紧张、担忧,做好沟通非常重要。”黄鹏桧还记得,很多次一个小朋友得病了,全家医院,很紧张地问个不停。曾经有家长发现孩子便秘,医院怎么查都没发现问题。在黄鹏桧的示意下,家长按照平时的做法冲了个极其浓稠的奶粉。“你给孩子冲的奶粉太稠了,怎么能冲成这样呢?”他意识到问题所在,马上给家长普及了一下婴儿喂养的一些注意事项。“我觉得他饿了,想多给他一点营养,原来这样是不对的……”家长恍然大悟,原来孩子身体并无大碍,是自己喂食方式出了问题。在黄鹏桧看来,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是治病救人的重要一环,要保持好态度,保持耐心把病情、预后讲清楚,做好儿科知识科普,消除家长的疑虑。年以来,受疫情影响,儿童神经专科门诊患者有所减少,但黄鹏桧也还要在住院病房带组看护30多位患者。看护患者多,查房时间也多了,他会在查房的时候与小朋友互动,注重做好与家长的沟通。其中,有一位十来岁的患者让他印象非常深刻。欢欢(化名)从小被家里当女孩子来养,留着长发、穿着花裙子、手上和脖子还戴着手环和项圈等,由于年幼体弱,欢欢已经进院多次。每次来看病,他的奶奶直接就用扁担挑着两个包袱过来,随时准备住院。接受过多位医生的治疗后,他们最终“认定”这位“很好说话”的黄鹏桧医生。只要住院,只住黄鹏桧医生的床位;其他医生开的药,也要黄鹏桧“确认一下”,甚至重开回一模一样的药,家人才放心。在黄鹏桧的治疗、沟通下,患者身心一点点转好,他欣慰万分。“之前欢欢由于家庭教育的问题,不愿与人沟通、玩耍,在病床上大喊大叫,不过后来都有很大的改观。”从医多年,黄鹏桧积极了解医疗新动态、学习新技术,医技日益精进,医院优秀员工、最美医生、优秀带教老师等称号。患者因他重获身心健康,同事、亲朋也在他身上受益良多。作为儿科党支部书记,他鼓励并带领党支部全体党员在一线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儿医院“六有党支部”称号。医院实际,他积极做好临床带教工作,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及最新的理论知识传给临床医师、培训医士师、进修医师、实习生、见习生,并指导他们出色地完成临床医疗工作,担任部分大学本科生课程。还参加“医村相伴健康同行”项目,带队到阳山县江英镇江英村开展义诊活动。作为儿科医生,对身边很多朋友都有帮助,尤其是小孩子有发热、咳嗽、拉肚子等,问过黄鹏桧就安心了。“大医生回来咯!”作为村里出的第一位医生,每次见到黄鹏桧回村,村中的老人就喜欢和他调侃几句。左邻右里感觉不舒服,就喜欢来找他咨询一下。“家里出了位医生,家里人都挺骄傲、挺自豪,因为可以帮助很多人。”黄鹏桧说,“这也是自己初高中时就有的心愿,高考填报志愿全部都是医学专业。”当然,家人也给了他很大的支持。年疫情之初,因为有接触发热、从疫情风险地区回来的患者等,担心有风险,黄鹏桧就自我隔离,把两个孩子送回乡下,让老人家带着。“与孩子一个多星期都没见面,他们时常打电话、发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tzrz/85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