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每说到压力,我们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句话,可能就是“压力越大动力越大”。为了让孩子更为优秀,不少家长秉承这句话,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,上各种兴趣班,生活上立各种规矩,给足了孩子压力,只希望孩子会有更大的动力。
在家长眼里,给了孩子压力,孩子才会有更大的动力,去完成一件事、一个目标。只是,作为家长的你,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过压力这个问题呢?
01
压力越大动力越大?
开心果妈妈有一个四岁大的侄女叫乐乐,今年上半年去上了幼儿园前的衔接班。到了幼儿园之后,乐乐经常因为吃饭慢被老师训斥,所以每每回到家,乐乐的妈妈总是给乐乐施压,催促乐乐:“吃饭能快点吗?老师又要说你了。”
直到有一次,乐乐爆发了:“妈妈,能不能别再逼我了?”后来,无论是妈妈还是奶奶,只要谁提及吃饭速度这个问题,乐乐都会立即放下筷子,喊着:“我不吃了,我不吃了,你们别再说啦!”
这样简单细节的案例,相信在不少家庭中都面临过。
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,家长或许很难理解,只是让孩子吃个饭而已,至于吗?这些小细节的事情,如果不给孩子施压,孩子又无法达到老师的预期,这又该如何是好?
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,孩子会觉得:我吃饭一直是这个速度,你们吃饭也是这个速度,为什么被说的是我?每次都催,不吃了还不行么?
总结
家长总是自以为给到孩子压力,孩子就该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、去努力,但是,过度的压力,只会让孩子不断反弹,甚至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。
02
孩子压力的“来源”
开心果妈妈之前读过一本书,叫《孩子的压力》,作者是韩国比较著名的教育心理专家吴恩瑛。在这本书中,作者站在孩子的角度,去理解,去看待孩子的压力。而在这些压力中,开心果妈妈也看到了很多曾经的自己。
这些压力,渗入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:
比如孩子入园前的分离焦虑;
比如父母吵架时孩子的焦虑;
比如孩子每次起床时,被父母催促的压力;
……
从生活起居,到家庭关系,父母教育,学习生活,再到交友生活等等,孩子的压力其实无处不在。
作为家长的我们,了解压力的来源之后,要做的第一件事情,便是判别孩子是否有压力过大的情况。开心果妈妈在这边列举了几个常见的表现,作为家长的你可以对比一下,看看自己家孩子有没有。
孩子面对压力时的表现
1、生活习惯改变大
一般来说,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比较固定的。而孩子的生活习惯,也会被家长调整到一个比较固定的状态。如果孩子生活习惯忽然发生很大的改变,那么很有可能是压力所导致。
比如孩子平时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,但是某段时间却总是失眠,或者睡得很浅,导致白天困乏;比如孩子平时能吃一碗米饭,但是某段时间却忽然只吃一口,或者能吃两碗米饭等等,出现这些异常,家长要早点和孩子沟通。
2、身体状况变化大
人在压力大时,生活习惯会有很大的改变,在加上内心焦虑,这些改变也会给人的身体状况带来影响,让孩子有头疼、磨牙等身体的不适。
3、情绪变化大
就如上述故事中的乐乐,在没有上幼儿园之前,她也是一个乖巧的孩子,脾气不是很大。但是自从在吃饭上有了压力后,她的情绪起伏开始变得有些大。
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林巨,曾经就说过:情绪不佳,就是有压力了。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将自己的情绪写在脸上,家长给到孩子比较大的压力,那孩子自然也会焦虑,从而情绪发生变化。
4、言行举止变化大
压力大的孩子,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,便是言行举止变化比较大。
在行为上:孩子可能会有经常哭泣,注意力不集中,强迫性地咬手指、敲头、拔头发等行为;
在言语上:孩子的想法开始偏向于负面,或者偏激,并且表达自己想法时会很不安。
03
在察觉到孩子有这些变化,感受到孩子或许是有些压力的时候,家长肯定不能让孩子再完全放松,此时,要找到合适的方法,来调整孩子的状态。
关于压力,家长懂得“倒U形假说”更为重要
其实这时候,家长欠思考的便是一个“度”的问题。今天开心果妈妈,便是要将这个“度”分享给大家。
“倒U形假说”
开心果妈妈上大学的时候,主修金融数学专业。在学习过程中,接触到“倒U形假说”。这个假说,是由美国学者威廉逊所提出来的,主要是用在经济学上,讲述国家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:
国家经济发展初期,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比较平稳,差异不大;
国家经济发展加速,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,开始逐渐扩大;
国家经济发展置顶,区域之间的经济差,开始停止,并不断缩小。
这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,其实就是一个倒写的U字,所以也将此称为倒U形假说。
后来,这个倒U形假说,被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家罗布特,用在了心理学说上,来讲述压力和动力之间的关系。对于孩子来说,这个倒u形假说,有着如下的关系:
过小的压力,不足以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,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教育;
过大的压力,会让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,让孩子负担过重,会让孩子在生活、学习面前,状态越来越差。
所以家长要做到的,便是给到孩子最佳的“刺激力度”,这样才能够给孩子、最佳的生活状态、学习状态以及心理状态。
04
“倒U形假说”,如何给孩子“最适度”的压力
1、给到孩子合理的期望
王健林曾经说过一句话,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,就是“一个亿小目标”。之所以引起网友们的热议,主要还是源于,这一个亿对于王思聪来说,或许还比较简单。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太难了,并不是一个小目标。甚至很多人,一生都无法达到这样的目标。
其实换一个角度来想,王健林说这样的话并没有错。因为他所处的水平和层次,一个亿对他儿子来说,确实只是一个很小的目标。而对于普通人来说,水平和层次要差多少,那么目标便要降多少,这才是一个合理的目标。
将这样的想法用在孩子身上,家长会发现,孩子之间也是有差距的,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。甚至,我们不得不承认,自家的孩子可能确实比较平庸。
期望值过高,就如一个亿对于我们一样,孩子怎么都够不着,只会让孩子丧失信心;
期望值过低,就如一块钱于我们一样,孩子很轻易就能够得着,会让孩子产生骄矜的心理。所以在给孩子制定目标期望的时候,家长该做到的是,给孩子一个符合他自己的合理期望。
2、给孩子多少压力,家长需要给予相对的支持
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沈佳慧,曾经分享过她的一段育儿历程。
沈佳慧的儿子在快四岁的时候,全家人都搬到了苏格兰,儿子自然也是进入了苏格兰的幼儿园去就读。只是环境的改变,以及语言的障碍,让儿子很害怕。
随后沈佳慧陪着孩子,去了好几家幼儿园,她观察孩子在每个幼儿园的表现,最终选择了孩子认为最为轻松,也最有安全感的那一家。并且在正式入学后,沈佳慧在孩子看不到她的地方,观察着孩子在学校的一言一行,并且回家后,让孩子每天和她分享在学校发生的每一件事情。直到第三天,发现孩子不再排斥,和其他小朋友很好的完在了一起,沈佳慧才逐渐退出儿子的幼儿园生活。
这个过程中,孩子其实面临的压力很大。作为母亲,沈佳慧并没有将压力,让孩子独自一人承受。而是在这个过程中,不断支持着孩子,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幼儿园,并在孩子入学之后,依旧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,循序渐进的,最终将孩子的压力降到最低。
无论是生活上,还是学习成绩等等,家长在给到孩子压力之后,剩下的并不都是孩子的事情。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快速度过压力期,让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越来越高,家长给了孩子多少压力,就一定要给孩子相对应的支持。
3、有必要时,父母也需承受压力
亲子育儿名博王人平,曾经说过:孩子最大的压力,主要还是来源于父母。因为在父母平时给孩子的教育中,孩子会感受到,家长喜欢的是自己的表现,而不是孩子自己本身。
这句话其实给到我们的思考很多,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这样,要求孩子那样,在无形中,其实这就是在给孩子压力。有些家长会表示,总不能随意地放任孩子,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。
其实,父母要记住,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,最好的老师。在生活中,与其去给孩子各种压力,那不如让孩子先看到你,是如何去管理自己的压力,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,这些都是对孩子最好的示范。
所以倒U形假说最后一点便是:没有哪个孩子喜欢说教,一旦说教出现,孩子便觉得你不再爱他。此时,父母不妨在自己承受压力的时候,让孩子看得到,孩子很容易就会变成你的模样!
05
写在文末
对待孩子的压力教育,其实就如同一根弹簧。
如果我们用一分力气,去压这个弹簧,那么它没什么动静;
如果我们用五分力气,去压这个弹簧,那么它会反弹得很高;
如果我们用尽全力,去压或者去拉扯弹簧,那么弹簧的弹性将就此失去。
孩子就如这弹簧一般,他们受到自己年龄、生活经验、思维认知等各方面的限制,在管理压力的时候,能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。作为家长的我们,此时除了要做好榜样,也要学会“倒U形假说”,给到孩子适度的压力,高质量的支持,才会让孩子的“耐压性”越来越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