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班级学生的成长和蜕变,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校高届1班班主任杨洁老师这样说……
陕西师大附中分校高届1班是我带的第一届高中班级,这34位同学也必将成为我教学生涯中,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群学生。高考已经结束,全班均达一本,9名同学成绩位次进入全省前名,吴昊轩同学进入全省前名。看着曾经稚气未脱,现在大气沉稳的同学们取得这样的成绩,总是会让我想到最初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时,自己内心的忐忑和不安——我能胜任吗?我应该做些什么?我怎么做才好……种种担忧和考虑萦绕心头。庆幸的是,我遇到了两个很好的团队,是他们,让我的努力有了方向;是他们,让我消除了对高中年级班主任工作的忧虑,同时给了我极大的工作自信。
首先,是姚奕、岳建良、索海峰、何丽燕、董涛五位老师组成的高届分校1班的教师团队。我不仅是第一次担任高中学段的班主任,也是第一次承担完整的高中课程,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任务同时加码于我而言,挑战巨大,多亏有诸位同事的合作和默契配合,才让高届一班更加团结和不断向上。这样的班级教师团队是我这三年的坚强后盾和坚实堡垒。
五位老师不仅自身的教学业绩突出,育人功底扎实,时常只用几句话就点透了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,并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,对我的班主任工作助益实在良多,甚至还时不时地得对我这个“大学生”的进行心理辅导工作,真是让我既惭愧又感动,因此我经常说自己可能是师大附中和分校历史上最“轻松”的毕业班班主任。
另一个团队是1班的全体同学。1班是文科班,学生涉猎面广,内心丰富,各种想法不断激荡,有方向、有追求。同时,他们也是一群讷于言却敏于行,温暖向上有坚定目标的孩子。他们在追求自我目标实现的路上,虽实现方法和路径不同,却也从未见谁放弃或者松懈。他们的这种态度,我看到了,感受到了,也暗暗要求自己务必跟得上他们的脚步,无论是初次的高中地理教学上,还是班级的管理中,至少保证不能拖他们的“后腿”,所谓“教学相长”嘛。
高届已经结束了他们的高中生涯,我自认无愧于心,全力付出,但也知自己修为尚浅,仍需磨练。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勇于承担和探索,不断总结经验教训,也祝愿我亲爱的同学们走的更高、更远。
(班主任:杨洁)
今天我要说的,是我与数学老师的故事——
“数学就是火热的思考,冰冷的美丽”“解析几何五步走:建设现代化”……金句频出,认真负责,看似不苟言笑却又幽默风趣,这便是我们的数学老师——岳老师。
平日里岳老师话不多,脸上也没有过多的表情,可他为我们加班加点高考冲刺的时候,让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:
那是五一小长假的前一天,我们问岳老师假期前培优课会不会暂停,岳老师说,“都听你们的。”我们都说,还想继续上课,但担心老师太辛苦。岳老师露出了灿烂的微笑,“你们高考是大事,其他的都不重要。”
那天的课上到很晚,岳老师执意为我们把难题都解决掉,以至于他错过了末班车。可他只是笑笑,“公交没了还有地铁,地铁没了还能坐出租,怎么都能回去的……”
这就是岳老师,不善言辞但内心火热,敬业奉献也关心学生,与我们建立了永生难忘的师生情。
同学情谊存在于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——生病有人照顾,替你补习功课;低落有人陪伴,聊聊天疏导情绪;成功了有人为你喝彩,一份喜悦被指数级的放大;失败了有人和你一起起身再战,我们是“战友”,一生的情谊……这一件件小事的回忆,汇聚成温暖的港湾,这是陕西师大附中分校带给我的一种家的温暖。
临近高考的日子,是同学情谊最浓厚的时候。高考的压力很大,特别是在冲刺阶段,每个人都会焦虑,但这段时间大家向着同一个终点努力奋斗,也让高三生活前所未有的充实。正因为有同学的相互打气,共同分担,才让原本枯燥难熬的高三充满色彩。
从初一到高三的六个年头,我们这一届确确实实见证和陪伴了分校“蜕变”。这六年里,学校翻新了操场、重修了外墙、加装了电子屏、完善了教室内设……同学们打趣说“不是别人家的学校,还好没有等我们毕业”。在我看来,最重要的是,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属于我们的印记。
校园的展板上写的是我们的故事,是我们切身经历,是由我们亲手写下的故事!分校虽然不大,但它的每个角落都值得留恋和回忆,它让每个人都有发光发热的机会。我们不只是分校成长的见证者,更是母校发展的参与者和创造者。
春天,满树的樱花还会盛开;冬天,操场的白雪还会留下新的脚印。我们虽然暂时离开,但高届的年级树会在母校生根发芽,我们与母校的情谊也不会因为时间和距离而有分毫改变。
大学,充满未知,也充满无限可能。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,我想就是——“希望”。
高中三年过得太快了,快到没有反应过来,高考便结束了。突然被告知要离开家庭、离开学校前往一个新的城市独立生活,首先是难以置信,然后是激动,紧接着又会有对未知的不安。可静下来仔细想想,正因为前路未知,所以有无限的希望。
临走时老师说,到了大学也要有舍我其谁的自信和当仁不让的魄力。只要相信,便有希望,大学生活即将开启崭新的篇章,也一定会有机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,给予我更大的希望!
(学生:李梓杰)
陕西师大附中分校,一直在我的记忆里,似滚烫的星云,似璀璨的天光,流光溢彩,熠熠生辉。
母校,我忘不了这里的一草一木,忘不了她的样子,忘不了这里的人,忘不了这里发生的故事,忘不了这里的一切。
忘不了敬业的老师们,兢兢业业,勤勤恳恳。老师于我,似暗夜里指引我前进的灯塔,在迷茫的时候为我解疑答惑,指点迷津;似风暴中庇佑我安全的港湾,在无助的时候为我敞开怀抱,提供温暖;似战场上助力我冲锋的战友,在前进的路上与我同袍,与我同疆;似一抹微笑,似冬日暖阳,似沙海清泉,在灵魂疲惫的时刻,给予我心灵的慰藉。
忘不了可爱的同窗们,风华正茂,挥斥方遒。那时候的我们,心中怀揣着各自的梦想之火,眼里闪耀着共同的希望之光。同窗们,与我共同三年鏖战,与我并肩迎接高考,陪我欢笑,陪我吃苦,与我各赴天涯海角,各奔前程。分别以后,只想拉住流年,好好的说一声,再见,珍重。
谢谢你们的陪伴,你们的样子,永远是记忆里最甜蜜的微笑,永远是记忆中最滚烫的眼泪。
谢谢你的陪伴,我多想回到那个夏天的傍晚,再与你并肩走在去往学校的小路上。只因有你,我不再认为路途遥远,路途艰苦,而是渴求路途再长一些,再苦一些,希望与你陪伴的时间,再久一些……
忘不了朴实又绚烂的母校,朴实无华,绚丽多姿。我们在进步,学校也在进步;我们在成长,学校也在成长。我们从高中生,成长为大学生;学校也从普通高中,成长为省级标准化高中。学校多姿多彩的活动,映亮了茁壮成长的我们;而个性丰富的我们,也助力了蓬勃发展的母校。
小小的测温门,走入的是怀揣理想的学生,走出的是心怀天下的精英。那里的一草一木,一枝一叶,在分别的时候都承载着三年的记忆,见证着走出校园的我们的故事,再向走进校园的他们慢慢讲述。
忘不了对于大学生活的憧憬,忘不了心中灿烂美好的愿景。大学的时候,我们会往来于教学楼和宿舍楼,会一步一步靠近我们心中的理想,会一步一步活成想要的样子,会在前途中挥洒汗水,肆意奔放,砥砺前行,无怨无悔。那是青春真正开始的样子,是生命真正绽放的时刻,是告别稚嫩走向成熟的阶段,是回忆与憧憬交织的最美瞬间。
高中,我们用三年,憧憬大学;大学,我们也会用四年,回忆高中。
平躺在大学校园的操场上,轻轻闭着双眼,幻想着高中校园操场的一个个蓝白身影。仿佛睁开双眼,就能回到高中的某一节课,再看看同学和老师们熟悉又渐渐模糊的脸庞,再和身旁的人比赛做题,打打闹闹,再一起聚集在走廊外,谈笑风生……
彼春太凉,此夏忧伤,今秋勿恼,来冬甚慌。走出分校的大门,愿我们粗粝能甘,不染纷华;熬过一切,自是星光璀璨;不念过往,大步登向明天;滤掉余孽,放下一切羁绊。
愿我们无悔,无悔,前进,珍重。我们的故事,没有结局,只有新的开始。
(学生:闫正楠)
“少年的梦想是风的梦想,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。”从紫藤萝的芳香到挺拔的青松,我的青春与母校结下了六年的情缘。
“雁塔脚下,曲江池畔”,我的母校陕师大附中是一所历史悠久、文化氛围浓厚的名校,自建校、建分校以来,一直以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为宗旨,培养这一批批全方面发展的优秀学子。有幸就读于此,见证了母校的百年,也有幸认识了博学负责的老师们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。
犹记得第一节音乐课在《松花江上》的歌声中与前辈对话,在何妈的课堂问答环节中的小紧张和思维碰撞,在班主任杨老师的指导下地理大题渐渐规范,还记得姚老师永远积极漂亮的笑容,董老师渊博的知识和循循的人生引导,岳老师的耐心严谨和索老师的鼓励帮助......每位老师都在照亮我追求梦想的道路。
高考结束后,好像自己还停留在高中第一次见面的时候,蓝衣、黑发、单车、少年,懵懂的你们和懵懂的我,第一声班主任李老师清脆的“同学你好”和甜甜的微笑是我对高中的第一印象,军训慢慢结识了一群小伙伴,一起参加汉风、英风、运动会......一起奔跑打球,一起穿西装在成人礼高喊加油,一起学知识备高考,有流汗也有流泪,一幕幕开心的、奋斗过的画面都在我的记忆里熠熠闪光。
“我相信一切能够听见/甚至预见离散,遇见另一个自己/而有些瞬间无法把握/任凭东走西顾,逝去的必然不返/请看我头置簪花,一路走来一路盛开/频频遗漏一些,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”。
大学是梦想新的起点,是憧憬和希望,高中三年我的知识的得到充实,能力得到的提高,这都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基。告别高中生活不代表失去和放纵,而是成熟和收获的过程,未来的日子里更需要持续的学习,既然选择了明天,便只顾风雨兼程。
我的高中,你好,再见!
(学生:张雨墨)
如同古语所云:人不辞路,虎不辞山。我在附中分校度过的时光,是我心中最无法割舍的回忆——有陪伴和欢乐,有奋斗和梦想,有汗水和泪水,有牵挂和不舍……
三尺讲台,四季耕耘,面对学生悉心教导,面对工作一丝不苟,附中分校的老师们一直是我成长路上的领路人。难忘课堂上老师专业而认真的讲解,难忘比赛中老师加油打气的话语,难忘深夜的晚自习老师尽职尽责的坚守,难忘高考前老师不断的叮咛……一声老师,一生老师。我在附中分校领悟到了教育的本质:“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”
和光生长,同尘前行。“同窗”二字,一笔一捺皆是情谊。我们一起学习,一起成长,在求学的路上互相为伴,大家分秒必争、为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的样子最让我难以忘怀。三载光阴,同窗之情,难离“真诚”二字。还没做好散场的准备,却又不得不奔赴新的征程,愿我们的未来明媚可期,各自珍重。
我与母校相识于梧桐枝叶金黄的秋天,又分别于蝉鸣聒噪汹涌的夏天。我在分校度过了六年的时光,可以说与分校结下了不解之情。我总喜欢在晚自习前的课间向窗外看,夕阳染红了整片天际,悠悠蓝天上淡淡薄云,夜空茫远风却清凉,青木繁盛花香四溢。母校的一草一木,一沙一石都是我一生中最美的记忆。
如果把中学比作知识的伊甸园,我们汲汲以求,那么大学就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,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与可能。当代青年不应只“埋头读圣贤书”,倘若需要进一步升华自我、发挥所学的价值,就应该从“伏案学习”变为“站起来瞭望”。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,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,在无尽的追问中认知世界,在追问中形成对知识的敬畏,看到“诗与远方”,这才是大学习的意义所在。在大学,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,更重要的是培养各种能力和素质,能够全面批判地看待和讨论问题,并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,这是一生都受益匪浅的。
是附中分校记载了我们成长的过程,又是附中分校延伸向我们成长的方向。时光不老,我们不散。惟愿附中分校滋兰树慧,永续华章!
(学生:蒋欣悦)
玉壶存冰心,朱笔写师魂。分校三年的求学之路上,幸得良师为我指引方向。“何妈”的生动活泼、姚老师的耐心解读、董老师的丰富经验让课堂变得引人入胜,杨老师的认真负责、岳老师的严谨踏实、索老师的幽默风趣也为我的成长提供了莫大的帮助。经师易遇,人师难求。老师们每次披星戴月的坚守,不计回报的付出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责任与奉献的重量。时序轮替中,知识与题目或许会在记忆中模糊、遗忘,但感恩之情却将始终深深镌刻在心底。谢谢您,老师!
或许在别人看来,一班是一个“腼腆而内向”的集体,但经过两年多的朝夕相处后,我发现了大家“安静”外表下的独特。认真负责地为大家“打点”班级事务的两位班长,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的课代表们,耐心为大家答疑解惑的五位组长,还有乐于为大家分享课外所学的“吴哥”,总能在课堂上为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的“任总”,全班的“开心果”“田老师”······三载同窗,运动会、英风、汉风,乃至高考,我们一起努力过;今时今日,再各奔西东,沧海遇浪,我们仍将带着青春朝气,拼搏向前。
她很年轻,历经八载,风雨中初显稚嫩的脸庞;她很美丽,绿树红墙,阳光映照下尽展青春的朝气。三年如火的青春里,分校教会了我勇敢与奋斗,超越与突破;一千多个夙兴夜寐中,分校给予我依靠与温暖,陪伴与关怀。“砺志、笃学、慎行、创造”的教诲激励着我不断向前,奔赴山海。如今,我们即将远航,带着年轻的梦想一起飞翔。燕子归时,情满西路。多年之后,蓦然再回首,定会发现,这里,就是我们梦想绽放的地方。愿母校蒸蒸日上,再创辉煌!
在步入大学这一更高层次的平台后,我首先希望自己能够不遗余力地汲取知识,将根基打得宽大稳固。调动起自主学习的积极性,求取多方面的发展,争取专业上的突破。其次,我希望自己学会“生活”。朱光潜先生在《给青年的十二封信》中写道:“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。我所谓‘生活’是‘享受’,是‘领略’,是‘培养生机’。”倘若变得麻木而呆板,快乐和意义也随之消失。多弹弹琴、跑跑步,多动,多发展,多创造,才会充满活力与希望。再次,身为青年,我更希望能肩扛一份责任与使命。在社会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,懂得感恩,珍惜幸福,勇于担当,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。
(学生:苏雨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