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8个容易抑郁的专业,有你吗

不知道从何时开始,抑郁症,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「时代病」。

中国青年报曾报道:大学生抑郁症逐年攀升,其中大一和大三是抑郁症高发期!

大一时,从依赖走向独立阶段,探索自己要走向何方的时候,会迷茫、会困惑;大三时,要面对人生的重新选择,有可能埋怨专业选的不对,或者担心以后的读研和工作……

在各种影响因素中,墙妹发现:专业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!据说,专业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:

有的专业,会让曾经的开心果转型为忧郁男神;

有的专业,会让曾经感性的你变得理性冷静;

还有些专业,不入则已,一入就让人抑郁撞墙

......

听说,这8个最容易抑郁的专业,看看有你吗?

图书馆专业

图书馆专业,确实比较冷门,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有这个专业,甚至很多图书馆专业的学生,都是被调剂过去的。

图书馆专业经常涉及档案管理,学习做数据库知识等静态行为较多,也是费心费力费时间的一个专业。工作比较流水和机械,每天在很安静的环境里游走,确实久而久之培养出一种安静的性格,也是个易使人抑郁的专业。

对本专业的不感兴趣,以及对未来的迷茫,也是十分让人惆怅的事情呀!

金融专业

金融学,是一个挂科率很高的专业!

货币金融学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、金融风险管理、投资银行学、衍生金融工具、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、金融学实验……看着每门必修课冷冰冰的数字,只想快点逃离这片书海。

以为自己毕业后变成多金迷人出入CBD的陆家嘴金融人才,实际上,变成了真·聪明绝顶·金融IT民工了!

法学专业

法学入选十大最易忧郁专业,实至名归!

想从事法律专业关系密切的工作,必须得通过国家司法考试,而国家司法考试的过关率低到闻风丧胆。从社会对法律行业的需求来看,与每年毕业人数相去甚远……

法学专业想想自己的迷茫未来……突然有些抑郁。

医学专业

正所谓一入医学深似海,从此睡眠是路人。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,许多学医的童鞋还没医人就先自己得了抑郁症。

有医学生在某论坛上吐槽:“考试从不会划重点,因为病人不会按重点生病!”读不完的书、背不完的学名、抄不完的笔记……心太累了!

工作后,医护工作者们,也要有极强的服务意识和极好的耐心。每天都面对病痛、外伤和死亡,还要和患者的家属交涉。眼前一片灰暗,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是悲惨世界。

奔走在生死攸关的浪尖,压力重重,无以言表。

艺术类专业

读艺术的学生,精神世界往往是很独立的。

尤其是想投身纯艺术领域的大学生们,很多时候都要承受孤独和寂寞。古往今来的许多艺术家,很多也是抑郁症患者。

某数据统计,有约9%的艺术工作者,在过去一年内经历了重度抑郁,特别是此类工作中的男性,患重度抑郁的比率最高。艺术家真的是在用生命来创造艺术!

心理学专业

据说对心理学产生兴趣的初始动力,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。你是这样吗?

从事心理学专业的人士,不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,他们都随时准备着用已经学到的理论去分析他们眼前的一切事情,揪出前因后果,追根朔源。

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和客观的认知,去描述、解释、预测和控制那些已然和未然,因此也是抑大于扬,很难冲动的起来。

哲学专业

许多哲学家都患有忧郁症,比如叔本华、尼采。

哲学最深奥也最纯粹。哲学探究的是本质,但本质是无形的,所以越是深究越是痛苦。

毕竟,哲学家不是在思考,就是在思考的路上。

而且哲学专业对口工作少,很多人要读到研究生、博士,就业压力大,这也是让这个专业的学生感到压力倍增的地方。

自己不喜欢的专业

曾经知乎看到一个热门话题:大学学了不喜欢的专业是怎样的体验?排名第一的回答只有四个字:生不如死。

大学的时候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,每天都在焦虑与迷茫中度过。听着晦涩难懂的专业课,过着宿舍、食堂、教学楼三点一线的生活,每天晚上躺在床上,和室友“夜谈会”聊的最多的就是:不知未来路在何方。

从小父母和老师就告诉我们,要“好好学习,考个好大学”,这个目标支撑我们走过了12年的青春时光。终于上了好大学,这才惊觉自己失去了方向。

选错了专业的TA们,这样说:

在深夜的朋友圈中,

也不难发现某些“丧丧的”情绪,

或许是因为课业压力、生活压力、就业压力,

甚至是失恋等……

在大学,哪个瞬间最抑郁?

—End—

来源: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grrz/883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