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果的净含量经常藏在不醒目的角落里——你以为买了2罐共克松子,但“买一斤赠半斤”后,罐总净重不足一斤。更要命的是,标明净重克,实际却只有克。
坚果本身使用一两克左右的干燥剂便足够,但“如果想达到4克,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您的要求做配比”。
杭州临安区市场监管局已开展专项检查,走访调查全区范围内以电商为主的坚果炒货类企业,“对缺斤少两、标识不清等问题,发现一起,查处一起”。
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
南方周末记者黄思卓
南方周末特约撰稿董梦圆
责任编辑
马肃平
这不是马锐拉第一次网购上当受骗,但小小的罐松子,着实让这位5岁的互联网创业者体会了一次什么叫“不可承受之轻”。被商家“买一斤送半斤”的宣传图片吸引,加上九千多名消费者购买过,马锐拉国庆期间从淘宝下单了两罐克的松子,加送半斤后,实际收货罐。“一罐吃完只需10分钟,哪有那么快?”直到现在,他依然很愤怒。年10月5日晚上,马锐拉发布了一条长微博,精确地为每罐克的松子“称体重”——塑料罐8克,铝盖克,不可食用小包14克,松子克(其中保鲜袋1克)。也就是说,松子本身只占总重的60%。罐中的干燥剂沉甸甸的,“拿在手里跟砝码一样”,打开后可见许多小石头形状的物质。就连塑料空罐子也很重,“掂着好似一枚玉玺”。松子、山核桃、香榧、开心果、巴旦木、夏威夷果、腰果……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,营养价值较高的坚果成为消费者的新宠。市场调研机构欧睿的数据显示,年中国坚果行业市场规模为亿元,年已跃升至15亿元,年均增长10%,到年预计将达亿元。但真金白银花出去,换回的却可能是“买罐子送坚果”的待遇——所谓“买一斤送半斤”,实际指的都是毛重。你以为买了克松子,但“买一斤送半斤”后,罐的总净重不足一斤。坚果的净含量经常藏在不醒目的角落里。更要命的是,标明净含量克,实际却只有克。购买了多家网上店铺的坚果后,马锐拉意识到,“这似乎已经成了整个行业的潜规则”。在“中国山核桃”之乡杭州市临安区,整顿大幕已拉开。“双11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监管挑战。”年11月10日,临安区市场监管局书面答复南方周末记者称,为了满足订货需求,企业容易产生侥幸心理消极应对,或者逆反心理拒不整改。1可根据客户需求,“定制”配方和重量直到微博发出,马锐拉才意识到“踩坑”的不只是自己。“几乎所有人都被骗了。”11月5日,他向南方周末记者感慨。很多网友在微博留言称有类似遭遇,有的警醒“下次一定睁大眼睛”,有的干脆发誓“不再上淘宝买干果了”。“有些人闭着眼睛不看(净含量),又贪便宜,买来发现吃亏了。”一家自称临安的山核桃仁淘宝卖家对南方周末记者说。根据相关规定,他们把总重、净重都写在商品描述里,总重包括包装和干燥剂的重量,净重是山核桃本身的重量,“数字会有1-2克的误差”。少量的克数误差并不违规。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《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》规定,净含量克-克的,允许短缺量为4.5%;净含量克-00克的,允许短缺量为9克。一罐产自杭州的山核桃仁和内附的脱氧剂。(南方周末特约撰稿董梦圆/图)但南方周末记者计算后发现,这家店铺中不同规格的山核桃仁,净含量只占总重的2%-65%。最小规格、净含量仅45克的产品已下架,店家的解释是,“这款(消费者)评价太差”。换言之,消费者买回家的往往是沉重的罐子和干燥剂(或脱氧剂)。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是黑色的还原铁粉,可以用来降低食品包装内的氧气浓度,使食品保持新鲜;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白色的硅胶,可以吸收水分,使食品保持干脆的口感。给这些不可食用小包“增重”的做法,在行业中被称为“配重”。“这是行业里的普遍现象,没几个不这么做的。”11月7日,一位不愿具名的临安坚果生产商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。五年的从业经历让他明白,消费者往往只看重价格是否便宜,而不懂得分辨和称重。他曾看到过重达50克的干燥剂,“有巴掌那么大”。年双11的前一周,南方周末记者在阿里巴巴批发平台,以买家身份咨询了四家食品脱氧剂(干燥剂)供应商,均表示可以根据客户需求,“定制”配方和重量,“想要什么样的材质和重量,我们都能提供”。当南方周末记者说明是用于坚果食品中的干燥剂,一家名叫“济南岚笠干燥剂有限公司”的供应商表示,坚果本身使用一两克左右的干燥剂便足够,但“如果想要达到4克,我们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您的要求做配比”。“有的客户一点脱氧效果都不想要,只想要‘完全配重’(指全部只为增加重量)的脱氧剂。”该供应商表示,这样的需求同样可以满足,而且“越是配重(干燥剂)价格越低”。一家名叫“杭州干将实业公司”的干燥剂供应商透露,总重克的坚果,一般会使用5克和10克的干燥剂,但现在国家查得严,如果用“完全配重”,“查到会被罚”。他的建议是用“70%配重”,即干燥剂中只有0%的物质有干燥效果,“这样您用得放心,我们也卖得放心”。2净含量“缺斤短两”休闲食品行业中,坚果这个细分市场近年来高歌猛进。蓬勃发展的表面下,最受消费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