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名字叫清源,来自年,多年前机缘巧合来到大唐,从此定居在东都洛阳。
图/隋唐洛阳城与现代卫星图叠加示意图(图源:洛阳市文物局)
我的家在洛阳城南,门前不远处就是伊阙与龙门石窟,寺庙林立。
我住在此处,一是因为地价实惠,二是因为这里家家户户都爱种花——桃李、梅花、樱花……当然,还有牡丹。
赏花、游园、过节,是洛阳人最不能错过的乐事。今天,不知是我在洛阳度过的第几个上元节,却是最难以忘怀的一个。
这一年是唐永昌元年(公元年)。四年前,武太后临朝,改东都为“神都”,从那以后,洛阳的上元节一年比一年热闹,而今年尤为热闹。因为就在两个月前,那座天下瞩目的洛阳最高建筑——明堂,又称“万象神宫”,刚刚宣告建成了。
今天,我天没亮就起床,洒扫庭院,准备晚上逛灯会时所穿的新袍服。晚霞出现时,我与家人都换上新衣,骑马出门,一起欢度上元佳节。
从汉代开始,就存在望日(十五日上元节)祀太一神的仪式。后来随着佛教传入,佛教燃灯的做法和汉土原有风习相结合并发展演变,逐步形成上元节夜游观灯的传统。唐朝元宵节的大规模燃灯,也与佛教相关习俗有关。《旧唐书》记载,公元年(唐先天二年)“正月望,胡僧婆陀请夜开门燃百千灯,睿宗御延喜门观乐,凡经四日。”
图/唐代上元节(图源:电视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剧照)
第一站:洛南里坊区
我出了门,面前是棋盘式的洛阳城街道。
图/路线:尚贤坊——定鼎门大街——端门——应天门/五凤楼
洛阳城被穿城而过的洛河分为南北两部分。郭城内,三分之一的里坊分布洛河以北,其余分布于洛河以南,我住在城最南端的尚贤坊。
站在家门前,我向南望去,看见不远处的伊阙和绵延数里的龙门石窟。十余年前,一尊通高逾五十尺的大佛已经宣告竣工,这尊卢舍那大佛塑像的面容,据说是按照武太后的面容所雕刻(注:武则天称帝时间为公元年)。
图/雪中龙门石窟(图源:洛阳旅游文化网)
此时已经是酉时(约等于现代下午17:00左右),我打算在辰时之前,从城南沿着定鼎门大街(又称天街)一路北行,抵达皇城最南端的应天门前,观赏上元灯会大典,那里也是今夜全城最热闹的地方。
图/唐代洛阳城宫城、皇城与外郭城相对位置示意图
根据陆机《洛阳记》的记载,唐洛阳城外廓共十二门;其中定鼎门大街是郭城中的主干大道,又称天街,现存的宽度尚有米。据现代考古勘查,洛河以南的南北向隋唐街道遗址街道两旁有水沟遗迹。城内东北和南部是坊市居民区,共坊,里坊之间由高墙隔开,设有坊门。商业贸易集中在城内的南市、西市、北市三个市场,为了贸易的便利,三市都依傍可以行船的河渠,可以直通大运河。
图/唐代洛阳城夜景示意图(图源:国产动漫《大理寺日志》设定图)
唐代大小城市内部里坊都设有坊门,由高墙隔开。每天太阳落山之前,全城会击鼓八百下,称“净街鼓”,在鼓声结束之后,坊门关闭。如果在此之后无故出门,被值夜的士兵抓住,会因“犯夜”罪受到惩罚。
因此我顺利地出了坊门。此时街上的行人已经越聚越多,我骑马往西,沿着东西向的大街向前,先后路过正平坊、乐和坊、宜人坊、明教坊,终于走到了南北向的定鼎门大街。
大街两侧多为达官贵人的宅邸,今夜我也在正平坊附近遇到了出游观灯的贵族女眷们。她们无不盛装出游,美丽非凡。太平公主宅就在附近,或许她稍后也会出现在观灯的人群之中?
这一天洛阳城中的交通情况也极其拥堵,尽管骑着马,我也不得不被人潮挤着一路向北,在街上走了半个多时辰。
图/想象中的初唐上元节灯会景象与逛灯会的少女们(图源:电视剧《大明宫词》)
正平坊内的唐代相关遗址(资料来源清代徐松编撰《唐两京城坊考》)
孔子庙。园子监。〈开元初,秘书监吴道师撰碑立庙前。《旧书儒学传》:尹知章卒,门人孙季良等立碎于东都国子监之门外,以颂共德。〉
安国女道士观。〈本太平公主宅。安庆绪囚甄济于安国观,见《旧书忠义传》。李商隐为马懿公郡夫人王氏黄菉斋文:妾某住河南府河南县正平坊安国观内。〉
常州刺史平贞昚宅。〈张说《平贞昚碑》:薨于河南之正平里第。〉
兵部尚书李迥秀宅。〈《旧书》本传:所居宅中生芝草数茎,又有猫为犬所乳,中宗以为孝感所致;使旌其门闾。〉
左散骑常侍、襄阳郡王路应宅。〈韩愈《路应碑》:薨于东都正平里第。
第二站:天津桥-端门-应天门-明堂
终于,我眼花缭乱地走到了定鼎门大街的尽头。不远处即是洛河,自南向北以星津桥、天津桥、黄道桥三座桥与正北的皇城相连。平时,这三座桥夜间都会用铁链和铁锁拦住,今夜则全部打开。
这里北望宫城、南临繁华里坊区,东西则是人声喧哗的洛河,正是观赏灯会的绝佳位置,早早就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们。
唐代曾将天津桥地段的洛河分作三股,分设三桥,天津桥居中,其北是黄道桥,其南为星津桥。命名依据的是天文学名词;天津桥遗址已经考古发现,在今洛阳桥附近。正月十五时,平时夜晚用铁锁拦住的天津桥会打开,允许游人经过
图/唐懿德太子墓壁画《阙楼仪仗图》
图/想象中的唐代洛阳上元节与复原的应天门仿古建筑(图源:河南卫视元宵晚会)
应天门是紫微城(宫城)正南门,俗称五凤楼。原名则天门,是朝廷举行登基、改元、大赦、宴会及接见万国来使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。唐高宗俘获百济国王、武则天称帝、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(阿倍仲麻吕、吉备真备等)等仪式均在应天门上举行,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午门。
即使没有进入宫城,站在天津桥上,我也可以看见一座高逾百尺、无比巍峨的建筑——明堂,又称“万象神宫”。
它是武则天下旨建造,于这一年十二月建成。建成时,全城的百姓都被允许进入明堂参观,并赐予酒食。今夜,明堂内也点起了灯火,就连站在洛阳城外都可远远看到。
图/想象中的洛阳唐代明堂与天堂(图源:国漫《大理寺日志》剧照)
图/想象中的明堂大佛像与洛阳城,远景为京杭大运河(图源:电影《狄仁杰之通天帝国》)
图/唐代洛阳应天门、明堂与天堂仿古复原建筑(图源:洛阳市文物局)
明堂为武则天时期洛阳太初宫的外朝正衙主殿。唐睿宗垂拱三年(年)二月,武则天下诏拆除了正殿乾元殿,于其地造明堂,初号“万象神宫”,又于永昌元年建造比明堂更高的“天堂”,内置夹苎佛像。(《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》:又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级以贮大像;至三级,则俯视明堂矣。)万岁通天元年(年)三月,明堂被毁之后的第二年,重建明堂。《唐两京城坊考·卷五·东京·宫城》:“证圣元年,明堂、天堂同焚,更造明堂,侔前制,其上初置宝凤,后以金珠代之,号通天宫。
戌时已到,全洛阳的人几乎都聚集在了洛河边,观赏灯会。
灯会最热闹的自然是观灯。今年洛阳城的花灯也极尽奢侈——有用竹子架起,挂满花灯、高达百余尺的山棚、灯树、灯轮等,将洛阳城照得如同白昼。
我与好几个诗人在桥上擦肩而过,有些还是我的同僚。然而他们此刻无暇与我打招呼,都在忙着作诗。
近日诗名颇盛的苏味道站在洛阳天津桥上,写下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诗之一——《望日夜游》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。游骑皆裱李,行歌尽落梅。金吾不禁夜,玉漏莫相催。”
洛阳的灯会,热闹的不光是观灯,还有“踏歌”和“百戏”。表演优胜者,还会得到奖励和天子的接见。
教坊(武则天时期教坊曾改名云韶府)的歌伎们也为今日排了新曲;花灯下,有人将卢照邻咏上元节的诗句题写在臂上、衣袖上,或是谱成曲唱出来,琵琶、筚篥与短笛的乐声回荡在每一条街巷——
“锦里开芳宴,兰缸艳早年。
缛彩遥分地,繁光远缀天。
接汉疑星落,依楼似月悬。
别有千金笑,来映九枝前。”
(《十五夜观灯》卢照邻)
图/唐代上元节灯会想象图(图源:电视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设定画集)
唐代诗人曾如此形容洛阳的上元灯会:“月光三五夜,灯焰一重春。烟云迷北阙,箫管识南邻。洛城终不闭,更出小平津”。开元时期,政治中心转移回长安后,东都洛阳作为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,仍旧是节庆时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