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世纪7080年代,广东贫穷山区农村

一、摘茶叶客家人喜欢绿茶,在客家人不断迁徙的过程中,茶叶可以用来克服各种的水土不服,尽可能快地适应下来,成为一个地方新的主人,在这个地方落地生根开叶散枝。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村四周是茶园,低矮的山坡上都是开出来的梯田,各种品种的茶树就种在这里,看起来是非常美的线条,那时候没有如今天一样有手机拍摄,要不我想一定可以拍摄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照片。过年的时候跟我爸爸聊天的时候说到村里茶场,说这个茶场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村民开垦出来的,当时作为发展集体经济而做的,茶的品种是从福建安溪和云南引入的,品种主要有大叶种、梅尖、乌龙和水仙等几种,而村里的茶场的机器设备主要都是从安溪引入的,当时村里还没有通电,就为茶场配备了一个小的水电发电站。当时教做茶的师傅也是从福建请来的,不过我们村里主要做得是绿茶。春天清明前一个星期就进入了采茶季节,村里的茶场就需要聘请临时工来采茶,不仅仅大人做好了家里的农活就去采茶,小孩子也跟着去采茶,自己赚零花钱,还有就是学校里组织我们学生去采茶,说是勤工俭学,不知道最后卖茶的钱给了谁了。我四年级-六年级基本上春天都是在大自然里上课,可以说是社会实践课程。那个时候茶叶一斤才几毛钱,不过对于农村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家庭来说,一天有几块钱的收入也是非常不错。春茶采茶一直要持续到立夏前后,然后夏天基本上都采茶了,因为夏天的茶做出来比较苦,市场上销售不出去。秋季采茶的时候就是白露前后,在我们和平县绿茶除了清明茶,就要算白露茶好,摘秋茶的时候,农村里面一般也没有什么农活,所以比较多人有空去采茶,基本上就不需要我们小孩去采茶了,但放学后,我们常常会跟着父母去采茶,父母会给我们一定的奖励,所以小孩子也很高兴去参加采茶。如今村里的茶园早就没有了,集体经济被拆分后就给个人承包了,然后又被个人都认领回去了租给人种桉树了,如今长着一排排的桉树不仅不美,也破坏了生态,很多水源都没有泉水,而孩子们也失去了可以体验的获得机会。二、摘桑果以前我说过在河源农村里面最早熟的水果是枇杷,但最近回忆了一下桑果其实比枇杷更加早成熟,一年之中最早成熟的水果。同样在众多水果中桑树是最容易种的,因为只要扦插就可以成活,第二年就可以结出一树的桑果。记得小时候大伯家里就种了有一株桑果,每年春天的时候,都会去看着桑果从绿到白,再到红然后转黑,红的时候都吃了,只是比较酸而已,而黑的时候就会比较甜了。常常会去摘一些桑果吃,也会把一些桑果与同学交换书纸。有时候也会被大伯大娘骂,但孩童时不怕这些,总是很快有忘记了。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那株老桑树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死了,再过了一年大伯也去世了,而我在另外一块地上扦插的桑树却活下来了,但结的果也不多,而我总是在外面上学打工,春天很少回家,已经有好些年都没有吃到家里的桑果。前些年春天看到很多朋友的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tzrz/8269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