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圈公主穷到账户只剩26块她一夜翻身

前段时间,很久没听到动静的郑欣宜冷不丁上了热搜。

因为不久后,郑欣宜将迎来35岁的生日。

35岁,意味着她可以拿到母亲留下的万遗产。

年,肥姐沈殿霞在香港病逝。

离开前,她立下遗嘱,将自己所有的财产,全部留给女儿郑欣宜。

与此同时,她也有一个条件,郑欣宜必须在35岁之后才能享受这笔财富。

在此之前,郑欣宜每个月只有2万块的生活费。

当时沈殿霞的这个举动,引发了很多的争议。

如今肥姐离世已经14年了,这笔遗产背后的故事,也渐渐被揭开。

上世纪80年代,香港有一对家喻户晓的情侣。

男的有颜值有演技,女的有才华有观众缘。

他们就是郑少秋和沈殿霞。

两人初相识的时候,郑少秋在娱乐圈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新人,而沈殿霞早已凭借在《欢乐今宵》中的优异表现声名鹊起。

按理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,却因为一封信结合在了一起。

那时候,郑少秋正在和无线的主持人森森谈恋爱。

一次,沈殿霞和一群无线艺人去马来西亚演出,森森便托付她带一封书信给同在马来西亚拍戏的郑少秋。

可当信送到郑少秋的手里后,这个二十多岁的大男孩竟然旁若无人地哭了起来。

原来这是一封分手信。

内心柔软的沈殿霞看到这一幕,很是自责,因为她觉得这封分手信是自己送到郑少秋手上的。

为了缓解自己的愧疚之情,也为了安慰郑少秋,不让他寻死觅活,沈殿霞去哪里都会带着他。

一来二去,两人的关系渐渐升温。

沈殿霞发现,原来郑少秋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种花花公子。

相反,他孝顺父母,爱护弟妹,工作也很上进。

她开始对郑少秋有了不一样的情愫,不仅经常为他煲汤,还时常接送他到片场拍戏。

正值空窗期的郑少秋对沈殿霞的嘘寒问暖很是受用,没多久两人就谈起了甜甜的恋爱。

相恋后,沈殿霞不仅在生活上对郑少秋无微不至地照顾,事业上更是不遗余力地相助。

先是为郑少秋争取到了《书剑恩仇录》的角色,后又成功拿到《楚留香传》的男一号。

两部剧一经播出,郑少秋瞬间声名大噪,红遍两岸。

那句话咋说的,男人有钱就变坏,放在郑少秋身上再合适不过了。

当时的剧组里,有个年轻漂亮的女演员,叫做官晶华。

她对郑少秋很是迷恋,经常投怀送抱,主动找郑少秋聊天。

郑少秋对这种暧昧的感觉也乐在其中,很快,两人便开始眉来眼去,暗中交往。

这段关系,直到郑少秋和沈殿霞结婚后,也没有断绝。

沈殿霞知道了丈夫出轨的事实,在女儿出生8个月后,正式向郑少秋提出了离婚。

郑少秋二话不说答应了,然后无缝衔接地——和小三结婚生女。

▲郑少秋和官晶华结婚照

那段时间,沈殿霞伤心欲绝,不仅患上了抑郁症,头发也几乎全部掉光。

但是随着郑欣宜的长大,孩子的笑容慢慢治愈了沈殿霞受伤的心。

她渐渐明白,一味执着于错误的感情,只会让孩子的童年蒙上一层阴影。

于是,她抛开对前夫和小三的怨恨,将生活的重心都转移到教育女儿身上。

她和女儿说清父母之间的感情经历,并且让女儿不要怨恨父亲。

▲郑欣宜谈对爸爸的感情

进入青春期后,郑欣宜因为身材问题受到同龄人歧视,沈殿霞便陪在女儿身边,一天一天帮她减了73斤。

就这样,一步一步,两人的生活仿佛进入了新的轨道。

但是天不遂人愿,一场癌症,带走了沈殿霞,带走了观众心中的“开心果”,也带走了郑欣宜最亲的妈妈。

沈殿霞长期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,当时医生强烈建议她不要孕产。

但是郑少秋为了离婚,对沈殿霞找了一个借口:

“给你三年时间,如果还是没有生孩子,我就要另找一个。”

沈殿霞试图用孩子挽留这段破碎的婚姻。

即便知道自己有三高的健康问题,她还是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怀了孕。

但就在郑欣宜出世后,她的身体就出现了各种不适。

在年,她被诊断出患有肝癌。

女儿刚刚成年,自己却患上了绝症,沈殿霞深知老天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。

出院后,她便开始准备。

准备什么呢?三份送给女儿的遗产。

沈殿霞留给女儿的第一份遗产,是人脉。

郑欣宜的梦想是出道。

于是,在沈殿霞还能活动的时候,她强撑着身体,拜访行业内的好友,请他们在自己离世后关照女儿。

▲沈殿霞病重,注射了强心针后陪女儿登上了TVB万千星辉贺台庆的舞台。

但她想的还是过于美好了,社会就是这样现实,人走茶凉放到任何行业都适用。

在她走后,曾经拜托过的朋友,很少有人真正关照郑欣宜。

反而是那些她不曾想到的朋友,帮了自己女儿一把。

年,黄伟文为郑欣宜量身打造了一首金曲《女神》。

问及为什么帮郑欣宜打造这首歌,就离不开30年前的一桩往事。

那时候,黄伟文还不是香港词坛赫赫有名的创作人,而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。

他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,整晚没有人理他,只能一个人缩在角落里。

沈殿霞看到了他的窘迫,特意走到他身边,跟他说自己想要买他的衣服,借此和他说话,缓解他的尴尬。

黄伟文深受感动,记下了这个人情。

在沈殿霞离世后,他专门为郑欣宜创作了这首歌,以报答当年的滴水之恩。

也是这首歌,让郑欣宜横扫了当年多个奖项。不仅赢得了“我最喜爱的女歌手”、“我最喜欢的歌曲大奖”两个重要奖项,更是凭借3个奖与容祖儿平分春色。

有句话说,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。

肥姐往日待人的恩情,在后面的漫长岁月里,都为女儿攒下了福报。

沈殿霞留给女儿的第二份遗产是:钱。

在娱乐圈打拼多年,她积累了不少资产,加起来超过多万人民币。

但是这些钱,并不是一次性交到女儿手里,而是在郑欣宜35岁之后才能支配。

沈殿霞这个决定是对的。

在她走后仅仅一年,21岁的郑欣宜就因为挥霍无度,导致手头的钱严重不够花,而变卖了妈妈留下的万房产。

最穷的时候,连咖啡都买不起,卡里的余额只剩下26块。

母亲离世,父亲不管,手里能支配的财产都被折腾完了……

郑欣宜开始自暴自弃,原本靠减肥已经瘦回的正常身材,又迅速像吹气球一样胖了回去。

“猪扒妹”“爆肥”“无业”“靠父母”……

郑欣宜跌入谷底后的私人生活,也成了当时港媒夺人眼球的话题。

这次失意,也让她开始反思,自己这个样子是妈妈想看到的吗?

于是她决定改变,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。

她跟着前辈学拍戏,还找了老师辅导音乐。

渐渐地,事业有了起色,作品也逐渐被大众认可。

几年间,她凭借《渺小》《半份关心》《配角》《拥抱爱》等歌曲斩获众多奖项。

当媒体再度提及她时,不再是“肥姐女儿”,而是“歌手郑欣宜”。

对于郑欣宜来说,这个身份,或许是对她这么多年的努力,最大的认可。

妈妈离开的第13个忌日,郑欣宜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。

配文里,她回忆起妈妈对自己的教导:

“(你)教我做人要有头有尾,讲得出就要做得到……你教我的我都记得,请放心。”

从高处跌落,再到绝境翻身,郑欣宜终于蜕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大人,不再让妈妈担心。

很快,郑欣宜就要到35岁了,妈妈的遗产就要到自己名下了。

但对此时的她来说,即便没有那笔钱,大约也能过得很好。

妈妈留给她最大的礼物,不是财富。

而是第三笔遗产:永不消散的爱意,和面对生活永远积极、乐观的信心。
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里有一句影响深远的话:

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

郑欣宜一路以来的成长,都离不开沈殿霞离世前的一片苦心。

试想一下,如果她当初将所有的钱一次性给了刚满20岁的女儿,可能几年时光,郑欣宜就会挥霍得精光。

但经历过世事沉浮,35岁的郑欣宜褪去了莽撞和冲动,对自己的人生开始有了细细的规划。

此时,那笔钱才发挥出了真正的意义。

它不再是郑欣宜坐吃山空的资本,而是下半生平稳托底的保障。

沈殿霞对女儿的良苦用心,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韩国电影《准备》。

30岁的仁奎天生有智力缺陷,智商相当于10岁儿童。

爸爸去世得早,一直以来,仁奎都和妈妈相依为命。

命运无常,妈妈被查出得了绝症。

医院回家的公交车上,妈妈想了很久。

自己走后,仁奎肯定是活不下去的。

怎么办呢?

到了晚上,妈妈用布条封住了所有的门窗,准备和儿子一起自杀。

这时,仁奎突然说起了梦话。

“妈妈,明天给我做荷包蛋,后天也要,大后天也要。”

妈妈实在不忍心。她下定决心,要教会仁奎“活着”。

她开始训练仁奎做饭、打扫房间、洗衣服等等生活技能。

一开始,仁奎很抗拒学习。

但是在妈妈的悉心引导下,他慢慢学会了这些简单的生活技能。

但这还不够。

因为仁奎不懂怎么和别人打交道。

如果自己走了,仁奎需要帮助怎么办呢?

妈妈想了想,带着仁奎在蛋糕店门口发传单。

蛋糕店里的其他孩子总是主动站出来,和路过的行人打招呼。

仁奎看见了,也开始学着微笑,和别人主动打招呼。

没过多久,妈妈病情加重,医院。

这一次,她要教会仁奎什么叫做死亡。

妈妈买了三只快要死掉的小鸡,让仁奎自己养它们。

第二天,三只小鸡死了两只。

妈妈告诉仁奎,这就是死亡。

“妈妈也快要死了,不知道是今天,还是明天,反正快死了。”

“以后就算你再闯祸,妈妈也来不了了。”

仁奎很害怕很难过,但还是模模糊糊地听明白了。

在妈妈去世后,仁奎长大了很多。

他幸运地找到了一个烘焙的工作,可以养活自己。

他也学会了自己回家,自己做饭。

没有妈妈的照顾,他也可以坚强地生活。

这是一部看似平平淡淡的电影。看到开头,大多数人都能猜到结局。

但是几乎每个认真看完的人,都能被感动到泪流满面。

仁奎是不幸的,生下来就是一个傻子。

但是他也是幸运的,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。

即使妈妈不能陪他走到最后,但是她的爱,会一直伴随仁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。

我想,对于郑欣宜来说,也是一样。

即便母亲不在身边,但是她给予的爱,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,反而会随着自己的成长愈渐浓厚。

父母对子女最好的爱,从来不在于财富的多少,而在于教会子女满怀希望地活下去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gz/41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