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心果妈妈(原创文章,欢迎个人转载分享)”你有鼓励孩子,去多交朋友吗?孩子不愿扎进人堆儿,你有催促过孩子,去和人家一起玩耍吗?
关于孩子的朋友,你会觉得越多越好吗?
果妈平日里看书、看育儿大咖的讲座也会比较多,在很多教育理念中,他们都在教家长:家长要帮助、引导孩子多交朋友。比如,家长要鼓励孩子,勇敢地迈出步伐,走进孩子堆里,去玩耍;又或者,家长喜欢让孩子带着玩具,去和其他小朋友交换、分享,然后成为好朋友。如果孩子的表现令家长不满意,家长说不定还会责备一下。如果孩子的表现很好,那么家长会欣慰地夸奖:“我们家宝宝长大了,知道如何交朋友了。”只是,这样真的有利于孩子交友吗?并不是。恰恰相反,家长这样的教育模式,其实只是在缓解自己的焦虑,关于孩子的“儿童社交焦虑”。鼓励孩子多交朋友?这样做真的很蠢!
关于孩子交友,真不是朋友越多越好,也不是孩子一个人玩,就注定孤独。难道,性格内向的孩子,就等同于未来没有朋友?事实是,不少内向的人,虽然朋友不多,但是只要有朋友,那关系,就定然是很铁。首先,家长该了解: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“社交启蒙”家长所理解的“社交启蒙”,就是一定要孩子去和其他孩子相处,然后交朋友,最后交到好朋友。此时的家长,就开心了:我们家孩子的社交,应该是没问题了。但其实,家长所不了解的是,对于2-3岁、幼儿园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,其实他们并没有“真正的朋友”。因为,此时的孩子,正处在“平行游戏阶段”,说人话,就是此阶段的孩子各玩各的,彼此之间只要不争抢,便能互不影响。在一定的时候,孩子们之间还会相互模仿,但是,几乎没有什么合作。因此,他们口中的“好朋友”,不过是在一起的玩伴罢了,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。其次,家长要知道:“催”孩子去社交,有哪些危害有时候,家长看到孩子自己“埋头苦玩”,不去和其他小朋友玩,就会担心:孩子是不是不合群啊?然后,焦虑的家长便开始了:宝宝,去和那个姐姐玩、宝宝,把你的玩具和弟弟分享,弟弟就能和你一起玩哦……这些话,你们是不是常说?果妈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害。第一,家长要求孩子去交友,其实已经打断了孩子的专注力;第二,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,他有自己内心的想法,被催着去和别人玩,孩子也会不知所措、不明所以,长此以往,内心的秩序感,会被破坏。过早的“同伴导向”,只会减弱“父母导向”
首先解释一下,何所谓“同伴导向”,又何所谓“父母导向”。说得简单直白点,“同伴导向”,就是孩子受到同伴的影响。而“父母导向”自然就是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。对于孩子而言,在刚出生的前几年的时间内,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时期。如果,这个期间没有建立好亲密的亲子关系,那么,未来孩子和父母的关系,将很难亲近,或者说,会很疏远。如果,在这个本该和父母亲近的时间,家长过早将孩子推入社会,那么孩子和父母的关系,会更远。孩子在进入自己“朋友圈”之后,为了融合这个圈子,于是他们便会去模仿这个圈子朋友的行为。比如,说脏话、吐口水、打人推人等一系列让孩子觉得“很爽”的事情。孩子太小,没有这个心智、能力去分辨行为的正确与错误,只会模仿,也就模仿了很多错误的东西,这便是孩子受到“同伴导向”的负面影响。此时,想要去消除这份负面影响,最好的办法便是“父母导向”,让家长给到孩子正面的榜样、引导作用。因此,真的不要太着急,让孩子去交友。孩子社交家长别再陷入误区,家长只要做好三点,就够了
引导孩子社交,不要从表面的孩子交了几个朋友入手,而要从孩子的心理入手,去分析、正确引导孩子社交交友这件事情。1、“亲子关系”是育儿的基础小时候,孩子和父母的关系,就是孩子长大后,和社会的关系。因此,想要孩子未来真的能拥有一个好的社交能力,那么不如先建立好亲密的亲子关系。因为,在好的亲子关系中,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所采用的方式,也会被孩子采纳到日后的社交中去,父母的交流方式、处理问题的方式,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表达能力、社交能力、应急能力。2、每个孩子,有属于自己的“社交规律”,家长要尊重这一点,果妈想说一说果爸。果爸小时候属于家长口中的“内向小孩”,不爱和别的小朋友玩,就喜欢自己看书、玩蚂蚁。当年,大家都在背后说果爸是个“笨小孩”,但是婆婆尊重了他。长大过程中,果爸的话依旧不多,但是他专注于他喜欢的事情。现在三十好几的年纪了,朋友不算多,但是有4个铁哥们儿,从小学时起就一起玩。对于果爸“不合群”这件事情,果爸是这么说的:“他们都在玩弹珠、卡片,我不喜欢,我没必要逼着自己去迎合他们,我做我喜欢的事情,会更开心,岂不是更好?”或许也是因为如此,果爸的朋友,都是时间很长久的。对此,果妈也非常认同,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爱好,有自己的社交规律,我们作为家长,没必要逼迫孩子去交友。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,家长还需要担心,孩子以后不会发光发热吗?3、物质交换朋友,不值得鼓励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,这时候不少家长都会说:“你不给他玩,他就不和你玩了,你是不是就少了一个好朋友?”这样说,等同于在告诉孩子:你要交朋友,需要用玩具来换。这是一种讨好行为,用物质去交换一段关系,这样的关系,又如何能长久稳定?而且,这无形中也给孩子灌输了一个错误的三观:遇到事情,先想着用物质去解决,先去讨好对方。长此以往,孩子很难想着真正去提高自己。果妈很喜欢歌手张韶涵,面对黑料,面对过气,面对没朋友,她用实力去诠释了一句话:当你足够优秀,朋友从来不是必需品。05开心果妈妈寄语
孩子社交,从来不需要家长焦虑,我们要做的,不过是引导孩子拥有一个正确的三观,走正确的路,剩下的,顺其自然,让孩子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,这样岂不是更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