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在说别怕应对儿童恐惧重在寻

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 http://www.t52mall.com/
“文

开心果妈妈(原创文章,欢迎个人转载分享)”孩子:“妈妈,我害怕!”妈妈:“别怕!”这样的对话场景,相信很多家庭中都会出现。“妈妈我害怕”家长还在说“别怕”?前段时间,开心果妈妈的一位好友跟我抱怨:“我们家枣儿都2岁多了,连个兔子都不敢摸!看书、看动画片的时候,对很多动物都很害怕。去游乐场玩,很多项目都不敢玩。有一次煮了一条甲鱼,孩子竟然吓哭了!跟他说了多少次别怕,但就是不管用,我该如何引导?”孩子的恐惧,总是来得莫名其妙,比如:之前明明很喜欢小动物,但是忽然有一天就害怕起来,又或者,会害怕冲马桶的声音、敲门的声音、走路的声音等等。、不少家长都会觉得:孩子怎么这么胆小?更甚的家长,甚至会骂孩子没用!其实对于孩子来说,害怕、恐惧都属于孩子正常发育的一部分,这主要还是与孩子的认知发育,以及自身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。家长简单第一句“别怕”对孩子来说,是毫无用处的。如果家长再对孩子的恐惧进行指责、批评、嘲笑,那么更会“加深”孩子的恐惧。应对儿童恐惧重在“寻规律”,1-6岁的孩子,他们的恐惧有特点可寻孩子们的生长发育,包括认知发育,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。很多孩子的恐惧,都只存在于某个年龄阶段,随后便会随着自己的成长,而逐渐消失。每个阶段,孩子的恐惧对象以及恐惧程度,都取决于自身的学习、体验,以及家长的引导。如果期间家长的引导不正确,孩子的恐惧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生的恐惧,或者说,这辈子都难改“胆小”的毛病。※1岁,分离恐惧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来说,最大的恐惧,莫过于分离恐惧了。看到妈妈要离开,就能哭的撕心裂肺。此时的孩子,最希望父母能够一天24小时都能够陪伴在自己身侧。对此,有些家长很是苦恼,其实,父母若是知道原因,或许就能软下心肠了。1岁大的孩子,其爬行、行走等运动能力增强不少,因为身体发育受限,宝宝对这些“新体验”也会产生恐惧,他们希望身边随时有父母能够保护自己。也就是说,此时孩子的“分离恐惧”,主要是出于保护自己,防止自己离父母太远。分离恐惧应对方法为了不让孩子产生分离恐惧,父母就全天候在家陪伴孩子,这显然是不现实的。应对“分离恐惧”的最佳方法,就是给足孩子安全感,再给孩子一段时间去适应。关于安全感,开心果妈妈建议父母在晚上的时候,最好能带着宝宝一起睡。在平时下班空闲的时候,能够多陪伴宝宝玩耍,让孩子感受到:父母在身边,我不用害怕。关于适应,开心果妈妈建议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玩耍“躲猫猫”的游戏,让宝宝在短时间内,看不到父母。“见不到父母”的时间,可以逐渐增加,一开始1分钟,逐渐增加到5分钟等等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“适应”之后,宝宝会逐渐意识到,自己身边还有其他的照顾者,对父母的依赖会逐渐降低,并且也不会有“妈妈走了就再也不回来了”的恐惧。※2-3岁,动物恐惧、身体伤害恐惧这个阶段的孩子,称得上是“麻烦宝宝”。2岁开始,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变强,一边,他们想要独立,一边,又想要获取父母的亲近与保护,这时候的宝宝,是矛盾的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会比较害怕部分动物,她会觉得这些动物会对自己产生伤害。哪怕是温顺的小兔兔,或许都不敢摸上一摸。此外,他们还会害怕受伤。哪怕是一个小的擦碰,甚至只是简单的剪指甲、理发等等,都会让他们觉得整个人都受到了伤害,从而变得害怕、恐惧。动物恐惧应对方法孩子害怕动物,家长没必要强迫孩子去“摸”,怀着恐惧的心情去摸让自己害怕的动物,孩子甚至会对手上的那种“触觉”,都产生恐惧。与其强迫,家长不如控制住恐惧的“源头”。开心果妈妈建议,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动物相关的绘本,又或者带孩子去一趟动物园,让他看到动物可爱的一面。这个过程,便是让孩子逐渐地和动物熟悉,在孩子熟悉、不再反感之后,可以再让孩子尝试摸小兔兔。家长要记得,孩子不再害怕,敢于改变、尝试的时候,家长一定不要忘记夸赞。身体伤害恐惧应对方法关于这一点,2岁3个月的开心果也正在经历。不小心摔了一跤,开心果大哭,不是因为疼,而是因为受伤有了擦伤。最让开心果妈妈头疼的,还是“剪头发”的问题。开心果每每看到剪完头发,有头发掉落下来,就焦急地大哭。在父母眼中,不过就是剪个头发而已。在孩子眼中,头发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,头发被减掉了,自己就不完整了!因此,孩子陷入了恐惧。后来,开心果妈妈自己剪头发的时候,也会带着开心果去看,她很好奇。上个月,开心果妈妈给开心果买了一个玩偶,和她玩“剪头发”的游戏。在几次的“观察”下,开心果发现,剪头发不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任何伤害,于是,开心果妈妈上个礼拜顺利地给她剪了一次头发。孩子不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,家长不要强迫着孩子去接受,而是应该找一个折中的办法,让孩子知道自己不会受到伤害。※4-6岁在德国,4-6岁孩子所处的阶段,被称之为“魔法阶段”。因为这个时间段内的孩子,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。孩子经常会对一些事物、声音等进行幻想,不受现实的影响,从而觉得自己看到了鬼怪、幽灵等等。他们常常担心,是否有可怕的东西,隐藏在床底,或者窗帘后面,又或者自己的玩具,是否会忽然动起来……有时候,想象力还真不是一个好东西呢。开心果妈妈一直觉得,孩子的恐惧,绝大多数时候,都可以通过“游戏”来缓解、化解。小佑总是和妈妈说,床底下有一个怪物,一开始妈妈没有当回事,总告诉小佑不要怕,妈妈在家呢。妈妈的安抚一点用处都没有。直到有一次,爸爸说:“是么,竟然有怪物!长什么样啊,能不能描述给爸爸听,或者画出来也行!”然后小佑描述,怪物有好多手,还动来动去。在小佑的描绘下,爸爸大致猜到,是外面一棵树的影子,在月光的照射下,让孩子产生了恐惧。后来,爸爸给小佑做了一个“影子”的实验,让小佑知道,原来这个怪物,竟然是一个影子。随后爸爸还给了小佑一个“护身符”,告诉他,有了护身符,任何妖魔鬼怪都无法靠近。小佑对床底的恐惧,自此减轻了许多,晚上的睡眠质量,也变好了。孩子觉得恐惧,一般情况下,是因为看到了什么,或者有了什么阴影。家长与其说别怕,把孩子的恐惧压制住,不如让孩子描述出来,然后通过讲故事、科普、借用护身符等道具的方式,将恐惧彻底从孩子的内心里拔除。开心果妈妈寄语:孩子害怕、恐惧,这并非是孩子的错,也不是孩子性格中的瑕疵,这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。害怕、恐惧的背后,恰恰反映了孩子认知水平的发育,以及对危险的思考,以及对自己生命安全的重视,其实,这是一件好事。家长每一次帮助孩子克服,都是在助力孩子更好的成长。因此,开心果妈妈希望作为家长的我们,不要再做那个只会说“别怕”的父母。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fs/824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