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人的性格必然受其家庭影响,性格一旦养成,将伴随一生,很难改变。
众所周知,开国大将陈赓人称“开心果”,他的性格就带有明显的家族痕迹。
他的爷爷是湘军名将,生性豁达、开朗,曾经追随曾国藩南征北战,屡立战功。
陈赓从小就聪慧顽皮,他不仅跟爷爷学了一身拳脚功夫,还继承了爷爷幽默诙谐的乐观性格。
陈赓jjs年5月,陈赓与其他多名学员一道,步入了黄埔军校的大门。
因为陈赓出身名门,很小时就在湘军当过兵,又当过铁路小职员,所以,他的社会阅历明显高于同龄人。
再加上他乐观幽默的性格、灵活的头脑、机敏的反应,陈赓很快就成了黄埔军校的“活跃分子”。
在政治部周主任的倡导下,黄埔军校成立了“血花剧社”,“活跃分子”陈赓被周主任指定为剧社主要负责人之一。
当年的黄埔军校没有招收女性学生,所以,剧社里“清一色”都是男生,由于没有女演员,许多戏就没法演了。
这时,陈赓自告奋勇:“我来试试!”
他男扮女装,居然演得惟妙惟肖,每次一出场,经常引得师生们乐不可支。
这么一来,陈赓在黄埔军校的名声就更大了。
在同学中,他的年纪不算太大,却是不折不扣的“黄埔明星”,拥有不小的“粉丝群”。
陈赓活泼好动,尤其爱搞些“恶作剧”,当年,恽代英、蒋先云等人都曾经中过他的“招”,成为他的“开涮”对象。
可是,没有人会因此生他的气。总之,陈赓到哪里,就会把欢乐带到哪里,可谓“人见人爱”。
陈赓将军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恽代英当时是黄埔教官,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,一忙起来就几天不睡觉。
实在困了,恽代英会坐在板凳上眯一会。
有一天清晨,陈赓经过恽代英的办公室,见他又是一夜没睡,坐在板凳上,斜靠着墙睡着了。
“我得想个办法,好让他多睡一会儿。”
陈赓灵机一动,用毛笔涂黑了恽代英的眼镜片。
这一招果然有效,恽代英睡了一会儿就醒了,睁眼一看,视野里黑乎乎的一片,他以外天还没亮,就迷迷糊糊地又睡着了。
等他睡够了,这才发现玻璃镜片上的“玄机”。
谁干的?
恽代英一下就想到了陈赓,除了他,没有谁有这么调皮捣蛋的。
恽代英当然也猜到了陈赓此举的用意,心里很是温暖。
油画陈赓旅长(前)周希汉(后)蒋先云是陈赓的同学,他可不是一般的人,他位居“黄埔三杰”之首,考进黄埔时,黄埔毕业时,蒋先云都是第一名。
我党对蒋先云寄予厚望,蒋介石也希望蒋先云加入他的阵营。
可以这么说,蒋先云是黄埔军校当仁不让的“学霸”,国共双方都看好的黄埔风云人物。
可是,蒋先云也没少被陈赓“开涮”过。
一天晚上,蒋先云在宿舍与几个同学讨论问题,顺手点上一根香烟,抽了几口。
突然,走廊上传来“咚咚”的皮鞋声。
这个声音大家太熟悉了,总队长邓演达走起路来“咚咚”有声,这个时候来学生宿舍,一定是查铺巡夜来了。
蒋先云急忙掐灭烟头,衣服都没来得及脱,就和衣钻进了被窝。
寝室里鸦雀无声,皮鞋“咚咚”的声音在门口停了下来:“乌烟瘴气,哪一个人抽的烟,马上给我爬起来!”
浓重的广东口音,熟悉的语调,果然是总队长来了。
陈赓大将下部队蒋先云乖乖地下了床,准备挨训受罚,他打开门,刚刚立正,却嬉笑怒骂起来:“好你个陈赓,又是你小子!”
装睡的其他几个同学一拥而上,摁住了陈赓,趁大家一片嬉闹,陈赓大笑着脱身而出……
陈赓不是第一次假扮邓演达,蒋先云也不是第一次“上当”,可是,陈赓却屡屡得手,搞得蒋先云他们哭笑不得,又无可奈何。
第二次东征时,陈赓曾经救了蒋介石一条命,所以,蒋介石对他特别器重。
可是,不管蒋介石百般器重和拉拢,却无法改变陈赓的政治信仰,在大革命的关键时刻,陈赓与蒋介石分道扬镳。
年8月,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,在会昌的一场战斗中,陈赓左腿中弹。
党组织决定安排卢冬生陪他到香港治伤,卢冬生不是别人,他是陈赓老家的小长工,后来追随陈赓参加了革命。
谁知道,香港当局正在缉捕起义军官兵,于是,陈赓他们只能乘上轮船前往上海。
轮船停靠汕头时,这里也是白色恐怖,国民党反动派也在到处搜捕起义军。
陈赓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,他是贺龙将军麾下大将、中共党员周逸群。
原来,起义部队被打散之后,周逸群历尽艰辛跑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,也从汕头乘上了这艘船,想到上海寻找党组织。
轮船离开码头之后,陈赓一瘸一拐地向周逸群走去。
这时的周逸群挟着一张破席子,不失警惕地躺在货舱。
老照片共和国将军按理来说,在这个地方、这个时候,遇到同生共死的革命战友实属不易,陈赓应该非常高兴。
可是,他却出人意料地开起了玩笑。
陈赓靠近周逸群,在他背后席地而坐,用一张报纸遮住脸,口中自言自语道:“光天化日之下,这个叫周逸群的起义军胆子也太大了吧……”
旁边的周逸群听到这话,全身一阵紧张,他用余光撇了旁边一眼,顿时惊喜交加。
周逸群狠狠地擂了陈赓一拳:“陈赓啊陈赓,有你这么开玩笑的吗?这都什么时候了,还有心思开玩笑?”
说完,两位革命战友紧紧握手,相视而笑。
陈赓就是这样的人,有人因此评价陈赓是最阳光的将军,他的脸上永远看不到失落、沮丧,任何时候都是那么乐观开朗。
陈赓将军喜欢热热闹闹,开开玩笑,战友们也非常享受跟他相聚的时光。
即使回到家,陈赓则是孩子们喜爱的“老顽童”。
我军大授衔那一天,陈赓参加完授衔仪式,穿着崭新的将军服刚回到家,年幼的孩子们就一起围了过来。
“爸,你授的是什么将?你的衣服真神气!”将军的儿子好奇地问。
陈赓随口说了句:“芝麻酱。”
没想到,陈赓在孩子面前随口一句玩笑话,儿子却当了真。
此后一段时间,但凡有人问“你爸爸是什么将?”
陈赓的儿子都会一脸神气地大声答道:“我爸是个芝麻酱!”
抗战期间的陈赓将军此情此景,几乎所有人都会忍俊不禁、捧腹大笑。
在众人的印象中,陈赓就是这样一个爱开玩笑,时不时搞个“恶作剧”的“开心果”。
熟悉陈赓将军的战友知道,正是如此性格特点,在许多场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,陈赓将军凭此鼓舞了士气,在遭遇挫折、艰难困苦之时,他的一句话,一个动作,甚至一句玩笑话,都能轻松地化解大家心头的阴霾。
有人因此这样评价陈赓大将:
他是一支“黏合剂”,不仅融洽了干群关系,加深了同志感情,更有利于团结同志、解决分歧,同心协力向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