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2月17日
“小姨,挺好的吧?这次你去湖北的经历,我有作文的素材啦!我经常要背诵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你这就是‘敬业’,是不?”这是我在海二中高三就读的外甥女给我发的信息。出来工作,能给她提供写作文的素材,我还真是没想到,有些哭笑不得。
但是她说到的“敬业”,我是深有体会的。我们的团队中,我看到了太多敬业的人。队长,护士长,还有身边的优秀同事。和他们在一起,我时时刻刻学习到新的知识,感受到前行的动力。这是一份值得让人付出所有的职业,这是一群敬重职业的人。
“同志”这个词,我一直是当做正式场合中使用的称呼。可这次,我真切体会到同志的含义——拥有共同志向的人。我们来自呼伦贝尔的9医院,年龄经历各有不同,但我们的志向一致——恪守医护原则,团结一致,不怕辛苦,打败病魔。
7:00天亮,这和海拉尔差不多,早上看外面的天气,觉得应该是不错的。从零下30度的呼伦贝尔来到最低温度零下1度的沙洋,跨越了30多摄氏度。我都已经忘了零下1度应该穿什么衣服了,就随便穿了一件T恤,外面套了件外套。没想到一出门就被冷到了,毕竟沙洋的季节也是冬天啊!
根据工作需要,我们大部分医院。今天是我们正式工作的第一天。医院(县、区、医院医院。因为纪律要求,医院名称),我们的工作是护理病人。
这里的防护服很有特点。因为都是从全国紧急调运过来的,所以样式五花八门。听当地的护士说,可能上午你穿的是这种样式,下午就会见到其他人穿着另一种样式,像防护服“秀”!但不论是哪种防护服,三级防护是肯定能达到的。
人们都说我们是“白衣天使”,其实在隔离区穿着厚厚防护服的我们,更像一个个憨态可掬的“大白”。
原本我还担心与湖北同事语言交流困难,但听到他们的普通话还是很标准的,这让我松了一口气,沟通没问题了。
让我窃喜的是,我的身材不高,在呼伦贝尔人高马大的人群中原本是“娇小玲珑”,但到了这里,身高嘛,还可以……
我们15人从呼伦贝尔出来,是一个集体,到了呼和浩特与其他盟市同行会和,又成了一个新的内蒙古医疗队集体,医院,不论内蒙古人还是湖北人,我们还是一个集体,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“医务工作者”。
我和我的新同事,今天一天都在忙于工作,没空闲时间交流思想,但是在厚厚防护服露出的眼神中我能读到他们的信任、肯定、感谢,甚至温暖和坚强。相信在以后的日子,我们一定成为互相帮助,互相信赖的一家人。
今天,和我一起进入隔离病房的是来医院的陈思。他是90后,年纪在我们团队中是最小的。他性格活泼乐观,短短几天就成了团队的“开心果”。他很懂礼貌,叫我们大姐,遇到年长些的叫“大姨”。
我对他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武汉机场等待大巴车的短暂十几分钟。陈思拿着手机,一副得意的样子凑到我耳边说:“姐,我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!”我定睛一看——手机屏上一个憨厚傻笑的小伙子被两个美丽的空姐簇拥着。我拍拍他的肩膀说:“老弟,剩下的日子你就要靠这张照片支撑着了。”
今天,他的技术让我刮目相看,医院重症监护室。他穿脱防护服动作娴熟标准,工作严谨,今天还对病区分区设置提出了重要的改进意见,我心里有点佩服这个平时笑眯眯的“老弟”了。
忙碌了一上午,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热得我浑身都是汗珠。中午从隔离区出来,温度又降下来了,皮肤要适应好一阵。这里的室外温度比室内高,真是想念呼伦贝尔家中的暖气。
到了外面,温度又升上来了,我看了一下温度,摄氏零上13度。这里的天也很蓝,天空下草木翠绿,这要是在呼伦贝尔,该是五月才有的天气吧。心情放松,我还拿手机拍了路边的小花。然后又回到室里,适应室内的冷温度。
现在是晚上23:30,回想这一天,工作没有想象中的累,但也绝对不轻松。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调整和衔接的地方,得抓紧时间完成。
作者:呼伦贝尔日报特约通讯员、呼伦贝尔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员郑惠颖
来源:呼伦贝尔日报官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