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大山林下捡拾野果,是久居城市的人们回归自然、追求野趣、乘凉避暑的超级休闲!今天带你去看看王寿山里的野生锥栗。锥栗是闽北建瓯的特产,没想到在闽粤交界的王寿山上也能看到很多这种野生的锥子树。据记载,早在明初,内阁重臣建瓯人杨荣带入京城,自始“建瓯锥栗”就作为贡品,以“贡闽榛”著名至今。客家人俗称的榛子、圆子、尖栗子、椎子等等,其果实就是锥栗,在客家方言语系地区和江南省市山区采摘当作食用或酿酒,是中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,三年粮食困难时期的充饥上品,有“坚果中的王子”之美誉,与板栗、松子、开心果、杏仁等被坚果摆放在超市的柜台上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“栗,肾之果也,肾病宜食之。栗能通肾、益气,厚肠胃补肾气。生食治腰腿不遂,疗骨断筋碎、肿痛瘀血。”即锥栗有补肾益气,治腰脚不遂、内寒腹泻、活血化瘀等作用。我们的身体会时有不适,特别是在爬山时,常感到腿脚无力。上山看到锥栗,便想起了陆游在年过半百时所提的“夜食炒栗有感”一诗,陆游也是听信了老茶工所说的锥栗有补脾胃,健腿脚的功能,天天食用,既当点心又当补药,而使身体逐渐强壮起来的。锥栗,别称锥栗、尖栗、箭栗、旋栗、棒栗等,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。生于海拔-米的丘陵与山地,常见于落叶或常绿的混交林中。高达30米,胸径可达1米。王寿山主峰海拔米,龙湖水面海拔高度米,此间山上自然野生长着的锥栗树,依海拔高度,呈不同林相,低处高大,高处低矮,身处大山林间,婆娑树枝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。冬初的王寿山看见锥栗树叶色变枯多少有些飘零,可谓落叶或半落叶。细看,互生,卵状披针形,叶缘锯齿具芒尖,长8-17厘米,宽2-5厘米。印象中的锥栗花儿呈浅绿,成串碎小,隐于小枝叶里,雄花序生小枝下部叶腋,雌花序生小枝上部叶腋;花期5-7月,有兴趣的花友可于春末夏初前去观察。一簇簇外表带硬刺的果实,壳斗愈成熟愈硬,壳里藏着种子,能自我保护着被鼠鸟之辈在未成熟之前被啄食破环。壳斗球形,带刺直径2-3.5厘米;坚果单生于壳斗,卵圆形。成熟后壳斗自然裂开,坚果掉落;果期9-10月,目前正是收成的季节。取栗,可人工退壳,亦可捡锥栗。这时人不去捡,野生动物就会出来捡吃,我们已经发现野猪脚印、树叶扰动等留痕。锥栗树也叫椎树、椎木,浑身是宝。果实口感脆甜,煮熟后更为香糯,可制成栗粉或罐头;不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,对多种疾病有一定辅助疗效;椎木俗称“江南柞木”,因其木质坚重、抗压力强、耐水湿、拒腐朽,木材可供枕木、建筑、木地板、家具等用。专业图说植物花草,你对王寿山以及锥栗这种木本粮食植物有什么看法,可以在讨论区留言,更多精彩请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grrz/79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