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心果妈妈(原创文章,欢迎个人转载分享)”有从来没有吼过孩子的父母吗?有一类父母,信奉吼骂的教育方式,觉得这是让孩子听话的最佳方法。但愿,你不是这一类父母,因为,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而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。还有一类父母,深知吼骂孩子的危害,每次也想和孩子好好沟通,奈何,面对哭闹不止的孩子,父母实在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。但每次父母发完火儿,自己又内疚、后悔。心想:下次一定不能对孩子发火儿了。但是,总是还有下次。果妈就属于第二类父母,我们永远都知道,该控制情绪,但是却永远难以控制。所以,我们注定要伤害孩子了吗?吼骂式教育,对孩子造成伤害,是无可避免的,但是,家长该知道如何“补救”,将伤害降到最低,让教育最大化。
01冲孩子发完火儿父母又内疚?三步走将伤害降到最低,说教还听得进
第一步:内疚后不要急于道歉,而是先拥抱孩子有些父母在吼骂完孩子之后,会立即出现内疚的心理,他们知道自己做得不对,于是想用“立即道歉”的方式,去减少对孩子的伤害。其实,这是不对的。父母刚发完火,孩子还处在紧张、恐惧的情绪中,父母的道歉孩子或许会立即接受,但是,他们接受大多是出于对父母的畏惧。所以,这个道歉,无效。家长该做的,就是先让自己冷静,调整好自己的情绪,去拥抱孩子。一个拥抱,不但能让孩子释放委屈、逐渐冷静,而且也让孩子知道,父母是爱自己的。在彼此都冷静的情况下,父母再道歉,孩子便能真正从心里去接受。第二步:“正确的”告诉孩子,自己为什么会发火有些家长会和孩子说:因为你打碎了盆子,所以妈妈生气了!这样的解释,太伤孩子了。为何不能和孩子说:因为你犯错,所以妈妈发火?首先,因为孩子做错了什么,所以妈妈生气发火,这等同于在告诉孩子,做错事情,是可以被打被骂的,这会让孩子否定自己。等孩子逐渐长大,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,去处理别人犯错这个问题。其次,0-6岁的孩子,其实并不懂什么是犯错。比如孩子非要尿在客厅,孩子或许只是觉得有趣、好奇,如果不尿在马桶,这些尿会去哪里。但家长会说:因为你尿在客厅,所以妈妈生气了。孩子所有行为都有背后原因,家长直接通过行为去判断孩子的对错,并且生气,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是错的。这样的孩子,大多会出现两种情况。第一种是成为讨好型人格,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面,都觉得自己是错的,所以做什么,都会看别人脸色,讨好别人,希望别人不要生自己的气。第二种是成为胆小的孩子,遇到新的玩具、接触到新的环境等,孩子都不敢去尝试。你希望你的孩子,成为以上两种类型吗?“正确的”告诉孩子,自己为什么会发火:因为妈妈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因为什么事情发火,家长都做错了一件事情,那就是发火。所以,家长应该和孩子说:抱歉,妈妈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。孩子通过父母的这句话会明白:原来,这就是生气、发脾气。间接的,孩子也会明白,原来自己因为吃不到零食、看不了电视而哭闹,也是一种情绪,也是在生气发脾气,没能控制好自己。这样,孩子就能理解父母了,并且不会去否定自己,以后发脾气的次数,也会逐渐减少。这相当于给孩子上了一堂“情绪课”,也算是将教育最大化了。再“就事论事”,孩子更容易接受这时候再去讨论孩子的行为,会比较合适。可以先让孩子自己说,为什么做这件事、为什么发脾气。只有了解了孩子,家长才能“对症下药”,让孩子知道哪里做得不对。这个过程,也会让孩子知道“底线”在哪里。第三步:明确向孩子表达:我爱你孩子最害怕的,其实并不是父母发脾气,而是父母不爱自己。而发脾气这样“极端”的行为,很容易让孩子丢失安全感。因此,最后“爱的表达”一定不能少。果妈是这么和开心果说的:“妈妈生气之后,其实内心是非常内疚的,妈妈是非常爱你的。”这一步,是在告诉孩子:即便你犯错了、做得不对、做得不好,妈妈依旧无条件爱你。刚才打你、骂你,不是因为妈妈不爱你,而是妈妈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。后续在这三个步骤之后,下一次父母在发脾气的时候,孩子可能会对妈妈说:“妈妈,你别凶我了,你越凶我越想哭,越害怕。”孩子这样表达出来,就说明孩子明白这是什么情绪,并且愿意和你沟通,不会觉得自己不好、不值得被爱等等,更不会自我攻击。孩子都好好说话了,家长又何必再气呢?02家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?家庭小妙招分享给你
以上三个步骤,能够将家长对孩子粗暴教育的伤害降到最低,也顺便给孩子上了一堂叫“情绪”的课。但是,家长不能以为有了这三个步骤就有恃无恐了,毕竟这只是降低伤害,而不是没有伤害。次数多了,就不管用了。所以,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是家长们该学的。方法有很多,想美好的事情、一个人先静一静等。如果可以,果妈希望父母们可以用上这个家庭小妙招,那就是——夫妻配合。果爸和果妈都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,有一次果妈正在凶开心果,果爸过来,直接给了果妈一个拥抱,然后让我先进房间。果爸一个人在外面,给了开心果一个拥抱,开心果一开始还有点生气,其实,这是她觉得自己安全了,开始宣泄自己的情绪了,这是好事儿。然后果爸拿起玩具陪开心果玩。开心果开心之后,果爸再来问果妈具体情况,我这时候的情绪也差不多稳定下来了,和果爸吐槽了一番,心情也好了很多。而后,果爸再去和开心果心平气和地谈这件事儿,开心果乐呵呵地接受了,并且还反思了自己的错误。这时候,“底线”就形成了。“夫妻配合”,一个发火,另一个帮忙灭火,是最佳的调和方式。不责备、不无视,没情绪的那个人,总能更容易解决家庭纷争。03开心果妈妈寄语
作为父母,我们该降低对孩子的期待,更不要试图去规划孩子的人生。有这个精力,不如去规划自己的人生。不要逼着自己成为分的妈妈,也不要逼着孩子成为分,其实,80分就够了!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,一切太平!我是开心果妈妈,右手执笔,左手育儿,成为60分妈妈、90分的自己,是我正在努力的目标。喜欢我的朋友,可以